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 (第3/4页)
周要教少则八个,多则十几个课时的功课,
往往还要和校里的名教授一起,承担几项科研课题。工资不高不说,而且累得要
死,几乎每天都是在跟时间赛跑。
在这其中,科研任务可以说是高校年轻教师最大的压力。因为包括两江大学
在内,国内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是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专著数、
申请课题数等这样的「量化指标」直接挂钩的,文科的教师必须在SS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每年至少发表两篇论文,同样的,理科教师则有S
I(科学引文索引)、工科类有EI(工程引文索引)这样的论文要求,所以对
于还要担任教职的讲师来说,从事科研的时间往往都是不够用的。
更要命的是,在两江大学这种名列全国前茅的最高学府中,「非升即走」已
经成为了公开的潜规则,这一潜规则决定了:五年内不能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你
在这个学校的教书生涯就基本结束了。所以年轻教师们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完成
升副教授的科研指标。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这一行业,说上去外表光鲜,其实那种压力是
旁人难以想象得到的,他们是学校各院系的业务主力,但收获却极其有限,多数
忙碌于金字塔底端,只有能够幸运地拼到上层的那一小部分人,才能真正喘上一
口气。所以张红英将任氏兄弟安排到行政职位上,一来这些部门的晋升只看资历
和能力,没有硬性指标,便于晋升;二来也是因为她需要一些信得过的人帮她掌
控学校的各个要害部门,方便她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掌控。
不管怎么说,在短短的时间里,任氏兄弟就成为了学校里人人侧目的人物,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任江海很快就要成为校长的乘龙快婿,这两兄弟今后,必将在
这个学校里担任要职。
这一天,任江海因为别的事在外头忙了一天,下班时想起办公室那边还有一
些事情没有做完,就来到了学校的审计处,进了审计科的办公室,里面非常安静,
只有一个看上去年在三十上下的少妇,正俯首在电脑前用鼠标有一下没一下的划
拉着。
「张姐,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啊?」任江海大声问道。
少妇抬起头,看到是任江海,笑着说道:「哦,是任科啊,徐处长今天过生
日,他们都跟着他到外面吃火锅了,我是手头还有点事儿要弄完,他们刚才打你
手机你关机了,打你家里又没人听……对了,等我做完这个,咱们一块过去吧。」
「是这样啊……」任江海取出手机一看,苦笑一声:「我说呢,原来是没电
了。」他把黑乎乎的手机屏幕对着少妇晃了晃。
这少妇名叫张岚,三十出头的年纪,有个一岁多的小孩,现在是审计科里的
一个文员,任江海调到这里之后,跟她合作了一段时间,很多入门的工作,都是
张岚教会他的。在两人的合作中,任江海发现张岚人长得漂亮不说,而且办事能
力很强,加上熟悉学校里的各种关系,是个很难得的办公人才。现在任江海在短
短的时间内已经升任了副科长,算起来已经是张岚的顶头上司了,不过两人的关
系不错,所以任江海还是用当初他刚来审计处时的称呼在叫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