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5/6页)
滑运动员,他蕴藏在表演里的主题与深意,他的情感与内心、不需要任何的专业知识与解说,就能透过他漂亮澄澈的绿眼睛与投入无尽热情活力的动作传达给每一个人。 他的表演已经超越了那些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的审美差异,因为艺术的语言和人类对生命的热爱,是永远没有国界的。 而上一个能让她有如此感受的作品,是当年德拉科·马尔福以十四岁之龄斩获少年组最后一个大满贯、在国际世锦赛决赛上一舞绝响的《天鹅之死》。 她正准备告诉她的好朋友事实上他所喜欢的这位冰坛小将的老师正是他一向都不喜欢的德拉科·马尔福,他之所以能表现得如此优秀,也是因为他老师的栽培时,电视机里的声音让她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目光转向了屏幕。 “请问马尔福先生,您对您的学生哈利·波特今天的表现还满意么?您认为他的表现和您当年相差水平如何呢?” “请问马尔福先生,您消失在冰坛的这六年是一直在培养哈利·波特么?他是您实现当年未竟梦想的替代品么?” “马尔福先生,有传闻说当年的车祸原因是由于您自身,请问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您如此的讳莫如深,是否真的有内情在?” “马尔福先生,听闻您的腿伤早已无法再进行花滑运动,您是如何指导哈利·波特斩获冠军的?波特小选手的教练仅有您一人么?” 一个又一个尖锐冰冷的问题被无数闪光灯、话筒和镜头拥挤着,将附近的空气变得冷腻粘稠,如同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凝胶,将德拉科的身体缓缓包围住,一点点抽离他肺部的空气。镁光灯闪烁造成的强光打在德拉科本就苍白尖瘦的脸上,愈发显得那张脸冷漠疏离,毫无生气。 “他们怎么能?!他们怎么有脸!”坐在电脑桌前的赫敏气得一拳锤在了桌子上,即使她不是德拉科·马尔福的忠实粉丝,但身为冰坛老粉,她也早就知道当年那场车祸的真相,但是许多公众都似乎真的将那件事情的责任归咎于一个娇生惯养和目中无人的大少爷幼稚荒谬的任性,并对此深信不疑。 以前她参加花滑粉丝的线下聚会,每每提及此事,德拉科的粉丝都会生气悲愤不已,一遍遍的向圈内粉丝解释这件事情的客观报道和当时德拉科预约医生的澄清,但只有他们这样一个小众运动的小众粉丝圈子知道,又能有多少用呢? 德拉科·马尔福一向都是所有的英国媒体最爱又最恨的人物,在他因一次次碾压俄罗斯少年花滑冰坛、以英国人的身份征服实力强大且高傲的俄罗斯冰坛时,他几乎不接受英国媒体的采访,即使当时的英国媒体拖了许多关系才能千里迢迢跑到一向对欧洲媒体报以警惕的俄罗斯,他也一句轻飘飘的不想被打扰而将人搪塞了回去。 当然,其实他在俄罗斯也不怎么喜欢接受媒体采访,但英国媒体显然不会如此善解人意的为他考虑,他这样的行为在许多英国媒体人看来,简直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傲慢。 大部分的公众人物都会和媒体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公众们除了对娱乐圈和时尚圈这样的名利场最具有窥探欲,其次就是一到赛季就全民关注、与民族骄傲挂钩的运动员们。如果在最初,他还只是小有名气的时候对待媒体不怎么客气也就算了,毕竟英国媒体也并不缺报道热点,而且那时候大部分的英国媒体都在关注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变,谁也不愿意把多余的目光注意到这样一个刚刚展露头角的花滑小运动员身上,虽然他那与英国王室关系紧密的贵族姓氏的确足够吸引人。 但是到后来,当他被英国冰协一手打造成不列颠的冰上王子、绽放于冰雪之上的英伦玫瑰时,他再如此的抗拒媒体的采访,就是一种不识抬举了。 许多记者采访公众人物,都是带着报社给的任务来的,不论是人物访谈或是电视采访,总要给几个爆点或是哪怕不那么敷衍的官方说法,让对他们报以无尽猎奇欲和窥探欲的公众得到满足,这样记者的工作也好做,公众人物给足了记者好处,他们也不会没有分寸的越过界,在报道上少写几句对他们不利的春秋笔法,多写一些正面的报道,对公众人物自身的形象建设也是具有好处。 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潜规则,一种所有人都默不作声遵守的约定。 然而这样微妙的、不足为外人道的潜规则,却屡屡在这个年少轻狂的少年天才身上吃瘪,甚至是直接被打脸般的无视。 若是说身为马尔福家族一员的德拉科·马尔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