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 (第1/9页)
10
六十 离开老同事们后,何胜亮又回自己当年下放的知青点去,当年他是骑自行车用五个小时骑到山背面的下放知青点,现在那里已经通了公交,于是他坐公交到了杨树村所在的港湖乡,一下车,他惊呆了,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那里已经是城市化了,看不到丝毫的农村的景象,多方询问以后,他终于找到了杨树村,这里过去的青瓦土房都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二层小楼房,放眼看去,看不到农地,只有少数几块菜地。村里看不到老人,利用记得的姓名,经过询问小孩才找到老人。当年的老会计杨林祥已经90多岁了,生产队长也有80多了,脸上深深刻着岁月的沧桑。乡亲们也认不出何胜亮,一说起自己的名字,他们才恍然大悟。当年的房东女儿杨翠妮说,胜亮啊,当时你是住在我家里啊,现在我女儿也在深圳哦,他女婿开公司呢。何胜亮说,乡亲们现在生活都不错啊,他们说,是啊,当年憧憬城市的生活,那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我们这里已经变成了现实,你看那500米外的好几栋30层的高楼,那就是政府给我们的拆迁补偿,正在装修,我们这里已经成了县城一个街道了,旁边就是这个城市的高铁站。整个这一片都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何胜亮问,那没有地了,乡亲们怎么生活呢?老队长说,现在都是靠出外打工啊,再说附近有一个大酒厂,就是有名的春酒品牌,村里人一半在那打工,原来是国有,那书记改制成了老板,现在是湖北十大富豪之一呢。我们在这里打工,收入也比种地好多了。土地早都被政府征收了,只剩下一点菜地。他又问起一些当年的乡亲,好几个都去世了。当年的妇女队长杨大珍听说何胜亮来了,连忙过来看他,何胜亮看到她也老了,当年的美女变成了现在满脸沧桑的老太婆。杨大珍说,小何啊,我们村那个杨红莲和杨连强也在你们深圳呐,你知道吗?何胜亮说,哦,我不知道。杨大珍说,他们结婚后去深圳好多年了,她在深圳还出了名呐。何胜亮说,深圳太大,我没有听说过啊。杨大珍娓娓道来,说出杨红莲在深圳的一段故事。 原来,杨红莲和杨连强随着那些年打工的浪潮来到深圳。家里的田地由公公婆婆耕地种植,农忙时他们也会回去帮忙。夫妻俩先是在电子厂里生产线流水线上当工人,后来两人商量,不能在一棵树上吊着,于是杨红莲就到深圳的新洲村里开了一家餐馆,取名红莲餐馆, 小餐馆以湖北菜为主,儿子杨小宝12岁了,在附近上小学。 和所有出门打工的农民工一样,他们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为了摆脱贫困,多挣点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他们住的新洲村,是在典型的农民房区域。原来深圳当地的居民利用自己的宅基地,将这个房子由2层3层逐渐扩建到了10层,还带有电梯,房与房之间的间隔只有一米,所以俗称叫握手接吻楼。在成片的楼房之间,有几条很狭窄的街道仅仅宽三四米,街道两旁就布满了各种商店旧货店和饮食店之类。这种类型的建筑在深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叫小产权房,是不能转卖的,政府不承认交易的合法性。 杨红莲这个小餐馆门面不大,就在新洲村里的一条街上。前面摆个早点摊,里面摆了四张桌子,一个冷柜放各种食材,靠墙的柜子上摆一些烟酒,后面是一个厨房。他们就在8楼的一居室出租屋内住,每月租金一共要差不多5000元。杨红莲的拿手菜就是湖北的油炸藕夹,鱼丸子,珍珠丸子,红烧鱼,粉蒸rou,炒红菜苔,排骨莲藕汤等等,早餐的种类比较多,有热干面,凉面,面窝,油条,五香豆皮,锅贴饺,糯米酒等等。生意不算红火,但勉强还过得去。 他们住的房间太小,夫妻两个和儿子共住一间房,有个小小厨房,带个卫生间,加个小阳台可以晾晒衣服。房间里的家电家具也就一个小冰箱,一个小彩电,洗衣机,双人沙发,衣柜书桌加双人床,连空调都没有,夏天就靠电扇来降温,厨房里用的是液化气罐,带油烟机的煤气灶。 由于空间太狭小,他们夫妻俩连zuoai的机会都很难得,只有等儿子早上上学以后,杨连强下夜班,夫妻两人才能秀秀恩爱。有的时候忍不住了,就趁深更半夜儿子熟睡以后,两人悄悄滚在一起。 这天上午,儿子上学以后,夫妻两人恩爱过后,就抱在一起,在床上说起私房话。 杨红莲说,老公哦,我好怀念我们过去在家里的日子,那虽然是农村,空气又好,水又好,村头村尾有几棵百年的老樟树。那个春天啊,满山遍野的麦苗青青菜花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