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1/2页)
为帆挂在立好的船桅上。 帆是为了借助风力使行船速度加快的一个发明,最好的情况是行船的方向与风向一致,这时真的是叫‘一帆风顺’了。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多数是风向与行船方向成了一个角度。 只要这个角度不大于九十度,也都可以利用帆借助一些风力。按照帆上栓在桅上的绳的松紧来更换帆面的朝向,就可以适应风向的变化。 接下来就是解决船上的动力问题。除了在船上用浆,乔落还准备在船尾设橹。 船橹是人们从鱼儿摆尾游动中获得的灵感而发明的。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传说,是说巧匠鲁班看到鱼儿摆尾前进,就削木为橹。当然这不一定是事实,因为中国的上古发明传说多是将各种相关发明集合在某一人身上。其实各种发明都是经过漫长岁月由人类共同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不太可能由某一人一生将某一类全部发明出来。 撸的用法是将木材做成长杆状,尾端做成宽木板,伸入水中。头端拿在人的手中,将杆身固定在船尾上,利用杠杆原理,人拉着撸头部上的担绳,让水中的橹板左右摇动。这样就形成推力,使船只前进。 撸从桨的间歇划水变成了连续摆动划水,提高了效率,因此一直有“一橹三桨”的说法。只要连续摆动就能使船前进,轻松的连妇人都可以完成。有人甚至这样称赞:“可能是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 还有外国人了解中国橹的使用之后自嘲道:“……欧洲人把桨划出水面再绕半圈回去的时间和劳力纯属浪费,毫无价值。” 所以这样一个利器,可以节省多少人力和时间啊!乔落当然要将之实现出来。 此时,船已基本制作完成,其体型比独木舟大了很多,载货能力也显著提高。但乔落绕着成品转了一圈,还是觉得缺些什么,不太完整。 她想了想命人按照这第一条船的做法赶工制出多条船来。 乔落从其中随便挑出两只船,将更长的横梁放置在并排的两只船上,用铜钉钉住,绳索捆好,将两船合二为一。两船之间不一定要紧密相连,就留了一些缝隙。 这样船的宽度扩大了两倍以上,放到水上稳稳当当,还能载上更多的货物。 最后乔落在两船相连的地方钉好一排木板,竟在上面造了一个轻巧的小木屋。这样船舱里放货物,上边木屋中载人,非常方便。 这样的双船共做出三个,都是要用于这次的出行中。 关于货物,除了另派一队人送马群走了陆路外,其他装船的就是半山的土圆果和铜器、陶器之类的手工艺品。至于粮食,乔落想临海那边只会比半山有更多的种类,所以就没带。 看着这些货物,乔落思索着是不是种类有些单一。铜器是专门给星夜准备的,不会随意换给别的人。而这些陶器、竹编、麻布之类的是个大部落就不缺吧!只能凑个数。要想此次出行开个好头,探查好临海那边的情况,还得琢磨出一些新奇的东西来吸引人。 想来想去,乔落决定做出一些吃食。她向全部族的人以家庭为单位征集rou类,统一做成烟熏rou。愿意交rou的家庭按交上rou的多少记录好,等换回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按贡献获取这些东西。 当然乔落作为族长,对这些公共财产有绝对的分配权。如今半山从外族得到的好东西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