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6、我只想打卡下班 (第2/3页)
。 那位大约二十四五的歌手也重新开唱,没区别。 荆小强依旧面带微笑,挺好挺好,然后就准备溜之大吉了。 他很清楚,在文艺这个体系里,平京戏剧学院的定位是培养文艺战线的干部,之下才是电影学院、其他戏剧学院作为文艺界的高等学府,而文工团、歌舞团其实也有自己招收学员、新人培养上升的通道。 打个不太合适的比方,文工团、歌舞团就类似职高。 因为歌舞专业很吃年龄,几岁就得发掘,要苦练十年台下功,二十来岁已经接近退役。 所以普通义务教育体系就不太符合歌舞专业。 到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的基本都是文化没落下的高端选手,所以荆小强才会觉得杜若兰那恋爱脑可惜。 看看这些几岁十来岁就想方设法进歌舞团、文工团打拼的人。 全凭从小那点天赋和苦练,能不能成才都是看运气和机遇。 还有无数天才一辈子都是普通人,可能都没开过嗓,跳过舞,完美错过自己的天赋点。 现在他也算是听出来了,这个年轻人估计就是这种歌舞团、文工团野路子上来的,天赋不错,但唱了好多年,特别是在军队文工团这样固定唱法下,没有接受过系统化全面培养的结果。 还是荆小强评价潘云燕那个意思,顺着自己擅长的一个劲折腾,可能会精益求精,但绝大部分可能是从此钻了牛角尖,别的啥都不会。 这时候属于你跟他谈专业用嗓用气或者风格情绪,压根儿就不会。 也没那文化。 所以荆小强的态度就更清晰了,嗯嗯嗯,就这样吧,挺好挺好的。 在他眼里这就是三四十分,使劲拉拽下可能多个三五分的水准,离及格线都还好远好远。 费那劲干嘛呀,边说边起身,准备走人。 这也是百老汇的标准做法。 先有剧本,再有角色,某个角色确立以后,全世界优秀的歌舞演员来报名面试。 个个都是90分到一百多分的天才,一个角色哗啦啦的几百人争。 哪有时间来给演员说你哪点不好还要怎么改正。 所以就像荆小强错估了中外、九十年代跟三十年以后的男女关系发展程度一样。 现在他也错估了90年文工团的专业执着程度。 他那种营业性敷衍假笑,连挤在边上偷看的舞蹈小女兵们都能看出来。 一个个在那偷偷咬耳朵。 更别提已经成立攻关组大会战,同吃同住同研究打磨了十来天的这帮文工团员。 这还是信奉人定胜天的年代,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这种风格本来就是军队法宝。 立刻就有个年纪比较大的开口:“这位作曲同志,既然邀请您来,就是希望能够诚恳的提出宝贵意见,这样藏着掖着可不利于打赢这场战斗!” 掷地有声的这话真没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