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443节 (第2/2页)
此次武举,最终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甲等有三十二个名额,担任都尉、校尉、将军,乙等一百个名额,担任军司马、都尉,丙等三百个名额,担任百人将,丁等三千个名额,担任捕头、什长或者训练成高阶兵种。 张华招兵买马,军队中低层军官空缺不少,因此武举选拔名额增加。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是不用军功,一步登天的机会。 兵法开始考试,不少武夫握着笔杆子,抓耳挠腮。 还有淡定的武夫双手交叉,放在身前,闭目养神,显然已经放弃治疗了。 “不少人,连握笔的方式都错了。” 作为兵法科目主考官的李绩,见大梁考场的武举考生,大多数都目不识丁,不禁摇头。 古代文盲率太高,十个武夫之中,也不见得有一个人识字。 当然,只认识自己名字的人,不算是识字。 所以张华设立兵法这个科目,实在是刁难这群武夫。 还好,兵法科目,只是为了筛选将才、帅才,不影响他们成为百人将、都尉。 李绩作为军团长,眼光自然很高,知道目不识丁的武将,很难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一些农民起义军首领,别看是代表农民群体的利益,但他们其实是识字的。黄巢就是大唐读书人,因为科举失败,怨恨朝廷,发动黄巢起义。 担任大将的,并非完全没有目不识丁的武夫,但比例很低。 “希望此次可以选拔出一批良将。” 李绩耐心地等待结果。 米脂寨考场,大顺军团的军团长、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带着一群大顺军武将,刘宗敏、李岩、高一功、红娘子等人,监督米脂寨的武举选拔。 高桂英带领大顺军归降之后,自然要按照张华的要求,在米脂寨举行武举和文举。 黄土高坡各镇的武夫和文人,全部往米脂寨聚集,盛况空前。 高桂英坐在虎皮大位上,俯视下方的考场,一群大顺军武将,也想要看看,黄土高坡是否有隐世高手。 高一功对高桂英说道:“阿姐,若是有良将,不如设法劝说其留在我们大顺军。即使以后发生变故,我们大顺军,也能独善其身。” 刘宗敏深以为然:“在我们米脂寨选拔出来的良将,自然应该由我们大顺军率先取用。” 高桂英实际上是大夏势力的封疆大吏之一,大顺军处于半独立状态,高桂英如果从中作梗,确实可以提前拦下人才,而不必将所有人才举荐至长安城。 谋士李岩却反对:“此言差矣。既然我们大顺军已经归顺长安城,如果被长安发觉这点小心思,恐怕不到一个月时间,长安的大军将兵临城下,到时候,悔之晚矣。” 红娘子挽着李岩的手臂:“我的见识,虽然不如相公,但我相信相公的判断。私自留下武将,一旦被揭发,米脂寨又起兵戈,徒增伤亡。” 高桂英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最终同意了李岩、红娘子的看法:“你们说的不错,我们既然臣服,岂可食言?我意已决,一切按照长安官府的命令行事。” “是。” 高桂英是张华任命的新一任大顺军团的主将,又是闯王李自成之妻,高一功、刘宗敏在高桂英拍板之后,不会违逆高桂英的意思。 “350斤,丁等!” “400斤,丙等!” “450斤,丙等!” …… 下方的考场,一个个武夫上来抓举石担,测试力量。 “这些人都太弱了。” 高一功、刘宗敏摇头。 除非甲等,他们才会正视对方一眼。 但猛将哪里有那么多? 大多数武夫的武力,只有40~69,武力超过70,已经算是良将。 武力超过80,算是二流武将。 武力超过90,就是猛将了。 “女子?” 高桂英也认为这群人武力太低,百无聊赖之际,看到一个女子参与米脂寨的武举,终于来了兴趣。 “一介女流,武力应该不会太高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